两次高考状元香港大学(两次高考状元香港大学)

秉黎 百科 2024-02-10 720 0

高考落幕后,要迎接下一轮考验就是填志愿。在这个阶段,很多家长会借口孩子思想不成熟,阅历太浅,帮助孩子填报志愿。但很多时候,家长们的强行建议往往会误导孩子,甚至会耽误了孩子的前途。

刘丁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是13年到14年高考状元。13年高考时以668分的优异成绩夺下了辽宁省状元。与此同时又被香港大学以全额72万元的奖学金录取。乖巧听话的她听取了父母的意见,毫不犹豫地进入了香港大学。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进入到香港大学的刘丁宁发现自己根本适应不了那里的教育模式。后来又努力适应一个月,最终选择了退学,再次复读。就这样,身为学霸的她在2014年以666分再次夺得辽宁省的状元,而不同寻常的是这次她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北大中文系。

并不是每一位考试都能有刘丁宇这样的胆量,做出这种让大家都惊叹的事情。因此高考完之后,填报志愿其实是一件非常值得深思的事情。

都说七分靠努力,三分靠运气,高考后,很多同学都会很迷茫的抱着一份志愿指南翻来翻去,最后看好几遍也拿不定主意。

那么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该注意哪些必要事项呢?

1.根据少量信息判断好坏

考生要认清一个事实,那就是不管什么样的学校和什么样的专业都会有人说好,有人说坏。尤其是在询问过来人经验时,他们往往会推荐一些自己认为好的。但一般这样推荐的人90%都不是该专业的学生。因此网络上的一些评价的信息都是比较片面的,即使是让这个专业的师哥师姐来推荐的话,适合他们的不一定会适合你自己,因此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

2.盲从热门专业

盲从是每位考生在报志愿时都会陷进去的误区,因此每年都会有不少的人因为盲目跟风而选错了专业。要知道,现在社会的节奏是很快的,可能现在是很热门的专业等你毕业之后就变成冷门了。像一些法学,或者医学这样的专业其实每年都会被推上热门,都认为这样的专业毕业后好找工作。但等到毕业之后才发现,自己已经进入了一个狼多肉少的死循环,社会的需求量并没有那么大,陷入找工作难的问题。因此热门虽好,但也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才是最好的。

3.先选学校后选专业

很多学生的惯有思维就是先根据自己手里的分数选择好学校,之后再从学校里选择合适自己的专业。其实可以把这种思维换一换,虽然选择一个好大学很重要,但如果这所大学里的专业并不适合自己,勉强入学,只会白白浪费四年大学时光。在这里要提醒大家一点,不是说好学校和好专业不是并存的,只不过还是建议考生不要为了选择好学校而妥协适合自己的专业。

填志愿的难度恐怕比进入考场考试还要难,因此报考大学应该从多角度去衡量,要知道不管大学的好坏,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另外对于家长的建议也可以听取一部分,但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考生本人。加油,祝大家都能够走进自己理想的大学!

今日话题讨论:您在选择大学学校时,都会综合考虑哪些方面呢?可以留言和大家分享你的经验,或许对他们会有帮助哦!

703分的高考状元,放弃清华,连被11所名校拒绝,现状如何?

高考对于广大的学子来说,既是检验自己十年寒窗苦读的结果,又是人生中重要的转折点。很多普通家庭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一飞冲天,考入理想的大学。但是每个省份的状元只有一个,所以状元一席就成为了大家奋斗的目标。但是却有这么一个高考状元,她不仅成为了全省的高考文科状元,还被香港大学以72万的全额奖学金录取,大家都在猜想,这个飞上枝头的金凤凰到底是谁。

这个人就是辽宁省高考文科状元刘丁宁。刘丁宁在2013年以668分的高分数斩获辽宁高考文科状元,香港大学见到刘丁宁身上的才华,就决定以72万的全额奖学金争取把她捞到自己这边上大学,刘丁宁也是没有让香港大学的心思白费,她在拿了72万之后果然到了香港就读。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她在香港大学读了一段时间之后,就拿着钱退学了,重新开始一段高中复读生活,这是怎么回事?

很多人对刘丁宁的情况大为不解,甚至觉得她目的不纯。面对这些恶意揣测,刘丁宁本人却是毫不知情的。她在回到母校复读之后,经过一年的积累沉淀,在第二年高考,又奇迹般地斩获了人生中的第二个高考状元,这个结果让很多人更是“坐实”了刘丁宁的用心,大家在对刘丁宁竖起大拇指的同时,也在期待她这次的表现,看看她是否还会在取得全额奖学金之后选择退学。

但是这一次注定让那些看好戏的人失望了,刘丁宁没有选择全额奖学金的香港大学,而是去了北京大学的中文系继续深造,除此之外,她也没有选择再次退学。后来,记者带着大家的疑惑采访了刘丁宁身边的人,希望从侧面观察出刘丁宁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孩子。通过了解,我们知道了刘丁宁当初只是因为不习惯香港的教育方式和文化氛围,当理想和现实发生冲突时,刘丁宁选择重新再来。

刘丁宁热爱国学,她再次回到高中,只是为了追寻更纯粹的国学罢了,她再次瞄准的目标是北京大学中文系,而她也没有辜负自己的努力,成功地被北大录取了。而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均对这件事做出了回应,他们认为一个人的兴趣是最主要的,不能因为眼前的苟且就丢掉了诗和远方,只要时刻保持一颗勤奋好学的心才会不断进步,而刘丁宁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做的选择,这也是无可厚非的。

刘丁宁在北京大学的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也道出了她内心纯粹追求文学的特质,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她表示现在的年轻人应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不应该追求外在的安逸,因为只有不断地对世界充满好奇和求知欲,才会不断进步,因为在见识过了形形色色的人之后,最终留下的,才是自己更为美好的灵魂世界。

大家对此事怎么看呢?

导语:

古往今来,考试便是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隋朝以来,科举制度兴起,无数学子得以报效国家,发挥自身才能。

新中国成立后,高考得以施行。无数学子,日以继夜,发奋图强,十年苦读,仅为高考之时,荣登榜首。

在大家常规认知中,清华、北大便是学子的最高成就。殊不知,10年前,李泰伯以703分考取北京高考状元,成为无数人羡慕的对象。

然而,他却拒绝北京大学保送名额,放弃清华读书机会。此后,连遭11所国外名校拒绝。如今,10年时间过去了,他现状如何呢?

高考状元李泰伯:

李泰伯,男,曾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身为理科生的他,名字颇具书生意气,取《论语》第八章,泰伯。

据李泰伯母亲讲,李泰伯自幼天资聪颖,成绩优异,平日爱好广泛。画画、音乐均有所涉猎,就连其父用的铃声,便是李泰伯所作。

李泰伯曾任班长、学生会主席,在校期间,积极参加校内举办的各种活动。由于成绩及表现出众,李泰伯深受同学及老师喜爱。

父母及老师,均给予李泰伯厚望。2010年,李泰伯以703分的高考成绩,一举摘得北京市高考状元。

由于成绩过于优秀,李泰伯被保送北京大学数学系。但李泰伯却异于常人,选择拒绝。

据李泰伯说,当时自己对未来没有清晰规划。因此拒绝此次保送,希望通过高考,能够给予自己新的认知。

惨遭失败,人生低谷:

李泰伯拒绝北大保送后,连续申报11所国外名校。很不幸,李泰伯接连遭到拒绝。面对高校拒收,李泰伯无比失落。

按照之前的预想,以李泰伯的成绩,完全能够被这些学校所录取。但不知何种原因,李泰伯却连遭拒绝。

就此,李泰伯开始跌入人生的第一次低谷。“高分低能”的帽子,也扣到了李泰伯身上。

但李泰伯,并没有就此消极低沉。旋即,李泰伯便申报了香港大学。在转战香港大学前,李泰伯选择在清华学习一年。

也正是这一年,李泰伯获得了香港大学的全额奖学金,整整64万。进入香港大学不久,李泰伯再次以优异成绩,赢得麻省理工学院就读名额。

现状如何

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后,李泰伯总算圆满完成之前梦想。李泰伯之所以能够成功,始于他对梦想追求,以及超高的读书天分。

现如今,李泰伯就读于霍普金斯大学,攻读读医学和哲学双博士学位。就这两个专业而言,每年仅录取1-2位华人。

由此可见,李泰伯多么优秀。李泰伯的故事不仅充满传奇色彩,同时也提醒广大家长,千万不要将孩子培养成读书的机器。

同时,笔者也相信,李泰伯学成归来后,一定能够为祖国建设贡献出一部分力量。假如你是李泰伯,面对北京大学保送名额时,是否能够像他那样豪爽拒绝呢?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

秉黎

这家伙太懒。。。

  • 暂无未发布任何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