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能填几个学校:可以填报4至6个学校。
一、高考填报志愿的方法
1、确定志愿填报信息查询渠道
学生们会领取到招生计划专刊、录取资料汇编、招生百问等纸质材料;网络时代,如果习惯于网络查询,各省教育考试院官网、阳光高考网、各高校的官网是可靠的信息来源。江苏省考生利用“江苏招生考试网”查询信息也比较方便,其中首页有一项“大数据中心”,点开后会有专业大数据、高校大数据等信息,十分丰富且有用。
2、初选志愿形成细目表
初选志愿,要制作一份细目表。大致操作是这样的:依据分数排名,圈定可以报考的院校名单。一定要依据排名!分数相对值的参考意义更大,绝对分数每年都是在变化的。在圈定的高校名单里,分地区(根据距离远近、经济发展水平、心理认可度等进行分类)确定初选地区。初定院校和专业,至少分三类:冲、稳、保。
3、再选确定拟报院校和专业
针对形成的初选细目表,分类、逐个查询拟报院校和专业,查询院校的招生简章、在本省的招生计划、近三年在本省招生的投档线和分数段、招收专业在本省录取分数的排名,明确院校和专业的招生要求、招生人数,结合自己的体检报告、英语口语等级等,不要误选,造成志愿无效。
二、报志愿的技巧
1、同意调剂
建议所有志愿都要同意专业调剂,同意调剂意味着增加了录取的机会。每年高招录取过程中,都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专业志愿没有拉开梯度,没有掌握好专业级差,或全部填报热门、紧俏专业,又不服从调剂,因而落榜。
2、院校选择
考生想要提高志愿的录取率,在选择院校时,就要注意拉开梯度。平行志愿的检索是按照考生报考院校的顺序依次检索的,而且考生志愿填报的院校中,都是有较强意愿就读的。另外,还要重视地域的分布。
3、专业选择
对于考生来说,在填报专业时拉开梯度也是提高志愿录取率的一个方法。考生在选择志愿时,要把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放在前面,把一些自己能接受的专业放在中间或较靠前的位置。另外,考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要看专业是否有特殊的规定。
高考志愿有多少个志愿可以填 能填几个学校
高考志愿平行志愿一般可以能填4至6个大学。
如果你考上的是一本,填完了一本志愿之后,系统会出来二本的志愿填报,你可以继续填,也可以选择不填;如果你考上的是二本,填完了之后也可以继续填三本或者专科。
填报学校的时候,注意第一个学校可以填的稍微高一点,就是比你高考成绩排名稍微高500名左右,第二个和第三个填和你的高考成绩排名差不多的,第四个可以填的稍微低一点,这样比较有保障。
高考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一到考虑志愿填报的时候,学生和家长都会头疼。原因是可供选择的学校和专业实在太多,究竟是选择以学校为主还是以专业为主,家长和考生都会拿不定主意。
其实选学校还是选专业是有参考标准的,那就是根据成绩来定。考试成绩拔尖的考生,主要考虑的是学校,因为从清华、北大毕业,和从一所普通高校毕业,那是完全不一样的情况。而且,这样的大学冷门专业的实力也很强,可以为考生的就业铺平道路。
考试成绩中等的考生,就要兼顾学校和专业,主要是看学校和专业的性价比。考试成绩不是非常理想的考生,主要就是看专业怎样,一般是选择普通大学的王牌专业,在就业的时候,有个好专业也是可以加分的。
高考填志愿可以填4-6个学校。由于中国幅员辽阔,人数众多,所以不同地区有不同要求。一般情况下高考志愿能填4-6个学校。
2022高考能填几个志愿
1、福建、江苏:最多可填40个志愿;
2、广东、湖北、湖南:最多可填45个志愿;
以上5个省份都是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1个院校专业组就是1个志愿,每个志愿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一个“是否服专业调剂”选项。
3、河北、重庆:最多可填96个志愿;
4、辽宁:最多可填112个志愿;
以上3个省市都是以“专业(类)+院校”为单位,1个专业(类)+院校就是1个志愿,没有专业服从调剂选项。
5、上海、海南: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1个院校专业组就是1个志愿,最多可填24个志愿;
6、北京: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1个院校专业组就是1个志愿,最多可填30个志愿;
7、浙江:以一所学校的一个专业(类)作为一个志愿单位,最多可填80个志愿;
8、山东:以“专业(类)+院校”为单位,1个“专业(专业类)+学校”为1个志愿,最多可填96个志愿;
9、天津: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1个院校专业组就是1个志愿,A段最多可填50个志愿,B段最多可填25个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是什么1、明确自己可以填报几个
无论是合并批次还是取消批次,考生都要对自己的志愿填报数量要弄清楚,只有知道自己能填几个,才能确认怎么去填。
2、院校选择
中国这么大,能报的学校特别多,考生在选择院校时,要注意拉开梯度。平行志愿的检索是按照考生报考院校的顺序依次检索,所以在填报时,考生尽量要按照分数高低来排序,方便系统更好检索,也提高自己的录取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